最近電影《滿江紅》又喜又憂。
喜是因為它已坐收40億票房,在春節檔留下了一記絕美的回頭殺。
而憂則是它頻頻陷入爭議,一開始被質疑抄襲,後來提告4位網絡大V再引熱議。
就連官博也因為宣發文案漏洞百出,被吐槽是最沒有文化的官博。
比如,他把「靖康恥」里的年號拆分成了「靖」「康恥」,比如他把「莫須有」當成了岳飛的名言,比如他用「踏破山河「來恭賀新春。
官博的翻車引發網友們熱議,一波腦袋空空,采訪時言之無物,提筆時錯字連篇,常規字讀錯讀音的明星,也紛紛被拉出來痛批了一頓。
其中不乏在娛樂圈擁有龐大粉絲群,直接可以給年輕人一個風向標的「頂流」。
01、頂流成「文盲重災區」
首先,被抨擊的是王一博。
這位小哥哥今年春節檔有電影《無名》上線,自然一舉一動也在大家的重點觀察范圍之列。
《無名》宣傳期間,王一博作為主演被記者追問各種問題,他常常是用「呃」「嗯」來開場。
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指望能從他嘴里聽到他把哪個問題回答得鞭辟入里。
但他的一系列操作實在太讓人大跌眼鏡了。
被問到從《無名》的葉先生身上得到了一些什麼啟發或者學到了什麼。
他的大腦宕機了10秒,「嗯」了半天后表示「這個我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對不起」。
對于這個莫名其妙的回答,提問的粉絲還禮貌地回復了:謝謝一博老師。
(視訊來源,B站非常規柚子)
接著有人問他在塑造葉先生的時候覺得這個人物身上最難捕捉的是什麼。
他沉默了半天,直到現場傳來陣陣笑聲,他才說:這個確實……啊……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嗯,很好,演完角色連角色是個什麼樣的人都答不上來。
再被問到如果穿越到葉先生旁邊,他會對葉先生說什麼。
他說這個問題沒有意義,然后我們也不會見面。
下面的粉絲不忘起哄給哥哥聲援,齊聲高喊:對~
同樣的「如果」假設,剛演完《狂飆》里的高啟強的張頌文是怎麼回答的呢?
他說,如果這個世界有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好想回到舊廠街那個魚檔,和弟弟妹妹度過那年的春節。年后,我會把那台準備送給小龍的彩電留下,我會把它放在家中,我要和弟弟妹妹一起看春晚……(此處省略800字)
呼應劇情的「假如」,洋洋灑灑幾百字,一篇漂亮的「演后感」就出來了。
而王一博不是在說我不知道、問題沒有意義,就是眼神飄忽,似乎連問題都沒有聽懂。
對于送上門的送分題,他的CPU好像都運轉超負荷了。
看他支支吾吾,答非所問,網友們送了他一個外號:絕望的文盲。
而這其實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被吐槽了,早年他做活動寫「到此一游」,只與對了「到」 和「一」,「此」完全不會寫,同事代寫,「游」是他自創的一個新漢字,三點水+方+夂。
「祝福祖國」的「福」和「祖」,他寫成了雙人旁。
甚至跟了他20多年的名字「博」,他也寫得潦草到認不出來,他的成名角色「藍湛」的「湛」他還念成了「zha」。
在過往采訪中,他把螺螄粉的螄讀shī,趙麗穎跟他糾結讀sī而不讀shī后,他還倔強地堅持讀shī;他把焉栩嘉的「栩」讀成「yǔ」,把紙醉金迷的「醉」讀成「suì」,浸潤的浸直接卡住不會讀。
與肖戰一起猜成語時,肖戰作畫他猜,成語是「甕中捉鱉」,王一博一開始猜了「王八」,后經肖戰提醒他猜出了是「鱉」,肖戰桌子一拍,以為穩了,哪知道他說「鱉在罐子里」「伸手抓鱉」。
「嫦娥奔月」這種家喻戶曉的故事,幾經提點他也猜不出來。
播報「孩子口語學,學習棒」的廣告詞條,他是這樣斷句的:孩子口語,好學習,棒。
就更不說什麼在成語接龍時脫口而出「爸爸媽媽」,把湖南當作「一座城市」這些常識性的問題了。
公司對他的定位倒是很精準,不會說就不說,咱走高冷拽王路線。
但是吧,一個路演就暴露無遺了。
不過他粉絲群體龐大,為他辯解說他不善言辭,說他文憑不高但長得帥、街舞厲害,甚至還有粉絲干脆破罐子破摔,聲稱:那又怎麼樣,你們笑他是文盲,他還笑你們窮呢。
跟王一博并稱臥龍鳳雛的還有新晉謀女郎劉浩存。
劉浩存長著一張小白花的臉,本該是非常有觀眾緣的。可出道短短幾年,她就被追著罵了。
除了她媽媽開設的舞蹈學校導致女孩受傷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另一點就是她在采訪中的發言常常暴露她胸無點墨。
2021年的上影節后台采訪中,主持人問劉浩存怎麼理解演員這倆字。
她說:演員嘛……我突然就想起來了……呃……有位老師說……演員……嗯……天楊老師說……啊……嗯……對……這里……會播出去嗎?
後來在一次電影宣發上,她被主持人問到對哪一場戲印象最深刻。
她先是戰術性「呃」了三秒,然后「嘖」了一下嘴,說:我覺得我有一場跳火車的戲,然后那場戲,我為什麼印象深刻呢?我覺得是因為導演特別認真。
隨后她轉頭指向了站在她旁邊的張藝謀。
雖然言之無物,但是會來事也是真的。
電影之夜上,劉浩存和同為「謀女郎」出身的倪妮同台致敬張藝謀,主持人讓兩人用一個詞來形容張藝謀。
劉浩存用了「單純」,并用了一堆毫不相干的詞來形容張藝謀,倪妮則用了「匠心」,夸的每一句都在點上,雖然看得出來劉浩存這次做了功課,但兩人一對比仍然是高下立見。
楊洋也曾在節目中鬧出過不少笑話,被嘲「九漏魚」。
上《快本》時,他白襯衫配黑西褲,身材筆挺,陽光帥氣。
可接下來他一句話讓他的帥氣大打折扣。
何老師問他為什麼不喜歡花的,他說:就是,駕權不了。
何老師小小地糾正了一下:哦哦,駕馭不了。
有一次采訪中,他說自己發微博有一個習慣,通常都會在五十,十分,三十這些時間點發。
主持人一臉懵,在想這些數字有什麼意義或者有什麼規律,他趕緊解釋:都是奇數。
這下主持人更懵了。
眾所周知,楊洋是演《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一角而出道的。
但是他對《紅樓夢》的相關知識全然不了解。
他曾發微博:黛死釵嫁,看得我心碎了,謝謝,曹老爺爺。
博文一出就被網友無情地指出:后40回是高鶚寫的。
在《花兒與少年》里 ,他把國中的英文老師都快氣死了。
他問司機去酒店多少錢,說的是:How many to hotel money?
因《創造101》走紅,現在女一號演得飛起的吳宣儀也曾在節目中有過多次自曝文化短板的記錄。
她在《天天向上》節目中稱自己每天喝八杯奶茶。
不久各大科普號對她「8杯」這個數量進行了合理的質疑。
後來在采訪中她給自己解釋了一波,說自己喜歡喝奶茶是因為貧血。
這不解釋只落了一個吹牛皮的嘲點,一解釋又是一波翻車,醫生現身說法表示:補糖對貧血沒有什麼功效。
她的文化水平受到質疑的地方還挺多。
在《創造營》的采訪中,8乘以7,她算了半天說等于42。
發微博時本準備秀一把英文,結果I'm fine,直接寫成了I fine,還好被嘲笑后趕緊改了。
跟吳宣儀同期出道的孟美岐,在「文盲屬性」這一塊可以說是跟她平分秋色。
孟美岐給人簽名寫寄語,把「有魄力」寫成了「有魏力」。
不久之后她在節目之中又把金主爸爸的「甄」寫成了一個「垔」加一個「風」。
如果說在提筆忘字的年代,這種相對比較復雜的字也錯情有可原的話,那麼把「賣」也寫錯就不應該了。
其實不止新生代的流量中有這種三句話就把自己水平暴露的。
中生代的頂流靳東,有些附庸風雅,卻也是吃了文化上面的虧。
著名的「諾貝爾數學獎」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本意是想說自己為《外科風云》里的醫生一角做了功課,卻發明了一個諾貝爾數學獎貽笑大方。
後來跟清華真學霸李健在中國人民大學同台,他的發言更是尬得觀眾腳趾頭摳地。
比如李健看他侃侃而談,讓他推薦一下最近在看的書,他顧左右而言他,硬是說不出來一本書名。
但他骨子里卻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他說985的人民大學比不上他的母校中戲。
李健只能打圓場問:你說的是食堂的伙食嗎?
李健這話都提點到這份上了,他還不懂見好就收。
接著說:我的經紀人就是你們人民大學畢業的,她在人民大學上了四年大學,最后呢,成了我的經紀人。
在人大做演講,卻句句在踩人大的學生,不知道該說他是情商低還是自我優越感太強,以至于忘乎所以了,明里暗里都在說:你文憑高又怎麼樣,還不是跟我打工。
他微博上那些自認高雅的引經據典更是錯誤百出,常常為各大吐槽UP主提供素材。
好像內娛頂流沒文化,已經是大家看破不說破的公開秘密。
02、明星文化低收入高的優越感、粉絲的閉眼吹
現在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了。
我們講究條條大道通羅馬。
畢竟,有的孩子真不是讀書的料。
娛樂圈里文化水平不高的比比皆是,年輕一代的或許可以讀完中專上個戲校鍍金。
但年長一點的沒有趕上好時代,第一學歷是國中的有很多,比如王寶強。
但王寶強入行這麼多年,像王一博們被嘲沒文化的場面還真不多。
于戲而言,他的演技配得上他的咖位,《士兵突擊》《樹先生》《人在囧途》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表現不俗,評分不低。
早年他進組的時候,劇本上很多字他壓根不認識,他便隨身攜帶字典,走在哪里查到哪里。
什麼樣的人最可怕?
對自己要求嚴格,努力學習的人。
你說他普通話不行,他去練普通話,你說他文化低,他看書,啃字典,報培訓班。
時間一久,你嘲笑他的那些東西,他都趕上來了,反而成了他最有優勢的地方。
另外,他懂得認清自己。
當年他的電影被「金掃帚」評為最令人失望的影片,他去現場領獎,成了至今唯一一個到場的明星。
發表「獲獎」感言時,他說:我接受大家的批評,因為我愛電影,我尊重電影,尊重觀眾。
這種立正挨打的態度,誰還會追著他嘲諷?
反觀現在的流量明星。
一來,行程排得太滿,成了賺錢的機器,沒空學習。
二來,成天活在粉絲的彩虹屁下,逐漸迷失自我,沒心思學習。
他們有粉絲幫忙掩耳盜鈴,觀眾談演技,他們便提顏值,觀眾談文化底蘊,他們就扯「你沒他掙得多」,總之得把自家偶像的完美形象立起來。
大有一種捧殺之勢,一有不同的聲音就要打到「黑子」陣營,就是你是嫉妒他、就說你是對家派來的。
最后想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偶爾讀錯幾個生僻字、多音字也能理解,畢竟微積分也不是誰都會解。但連小學、國中的知識都這麼為難就真的該好好深沉一下自己了。
就像郭德綱所說, 藝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
孫紅雷也曾說, 做藝人,形象不是唯一,基礎知識結構才是最重要的 。
要想走得長遠,肚子里還是要有內容。
就連《狂飆》里賣魚發家的高啟強也知道讀《孫子兵法》,學金融管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