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靈幻僵屍片,神鬼怪力的本土文化,背後是深深的愛國情懷

江湖百晓生 2021/09/15 檢舉 我要評論

1985年,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等主演的靈幻僵屍片《僵屍先生》上映,成為年度黑馬,不僅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更是掀起港臺片商爭拍僵屍片的狂潮。

靈幻僵屍片源自于洪金寶的靈幻武打片,《僵屍先生》當年率先在臺灣上映時正是以洪金寶的「鬼打鬼系列」作宣傳點,原以為票房會不盡人意,誰知最終賺得盆滿缽滿。該片是靈幻僵屍片的開山之作,不僅開創了僵屍片時代,更是發掘了螢幕上最經典的「僵屍道長」林正英先生。此後的林正英就一直堅守僵屍片領域,為八九零後的觀眾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靈幻僵屍電影絕對是中國電影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種電影類型,因為它是中國獨有的一種題材電影。該題材電影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傳說,將靈異元素和詼諧打趣的功夫動作結合起來,各種道術鬥法讓人眼花繚亂,劇情上搞笑緊張,精彩刺激,深受人們的喜愛。

儘管林正英的靈幻僵屍片常伴有神鬼怪力的封建迷信元素,卻也時時表現出愛國情懷。神鬼怪力的志怪傳說,意在增加娛樂趣味性,而那熾熱的愛國情懷,卻是影片宣揚的主旨。讓我們以影片中的愛國元素的角度再來溫習一下林正英的僵屍電影吧。

從1985年到1987年林正英共出演了三部靈幻僵屍片,分別是《僵屍先生》《僵屍家族》和《靈幻先生》。這期間的電影一直走的是傳統茅山道術鬥邪的套路,表現出的民間志怪文化本就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種傳承。

1988年林正英和藍乃才找到蔡瀾一起開了一間獨立的製作公司,公司製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一眉道人》。

《一眉道人》拍攝了整整一年,在當年速食式的香港電影時代中已經算是「慢工出細活」。該片由林正英自導自演,這時期的林正英在電影製作上才算有重大決定權,也真正能在影片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一眉道人》對于林正英此後的靈幻僵屍片有很大的影響,此後的許多電影都如該片一般不僅對本土僵屍電影進行了創新,在劇情上也加入了西方元素,這樣也就多了一份中、西方文化的較量。

《一眉道人》中加入了吸血鬼及西方教會,在東西方文化衝突中,一眉道長始終堅守本土的茅山派,對于修女的邀請入夥一直堅決地給予拒絕。

《一眉道人》上映後取得千萬票房,讓本已消寂的僵屍片再次得到片商關注,靈幻僵屍電影也迎來了第二春。

1990年林正英主演了《驅魔員警》,此次在影片中林正英用中國茅山術大戰日本邪術九菊一派高手。為了尊重茅山教的歷史和事實,林正英還千里迢迢請人在內地請來一名真正的茅山道士學習法術和茅山派的歷史與發展,並且在電影裡展示了茅山道士帶來的茅山玉佩。影片中自然是本土茅山術大敗日本邪術。

1991年,林正英主演的《非洲和尚》將背景設置在偏遠的異國他鄉。影片中多次出現了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

故事起源于陳山河主演的阿森邀請林正英主演的林道長將已是僵屍的祖先從英國拍賣會上重金拍得後運回國內安葬。所謂 寧惜故鄉一撚土,莫戀他鄉萬兩金,他鄉縱有千般好,不如故鄉水土情。將流落異國的僵屍祖先運回祖國安葬,這本就是一種對祖國的熱愛。

隨後飛機失事,林道長、阿森和僵屍流落非洲土族。在這裡經歷種種驚險歷程,最後與西洋惡霸大戰。在大戰中僵屍為了不讓中國丟臉也是奮勇拼殺,而林道長更是施法請得「李小龍」上身,再次腳踢西洋武士,弘揚民族精神。

李小龍的《精武門》本就是愛國電影,李小龍腳踢國外武士早已成為一種愛國文化符號,《非洲和尚》請李小龍附體這一段即是致敬了《精武門》,也表現出了影片的核心。

1992年林正英主演了電影《驅魔道長》,同時也擔任該片的監製。這部電影是對《一眉道人》中「中西方文化衝突」的升級。影片中面對外來的西洋教會侵蝕本土教會,林正英飾演的一眉道長誓死反對,他不僅捍衛本土文化,也對被西洋文化侵襲的愚昧的鎮民表示無奈和痛惜。

影片中為了捍衛茅山派尊嚴,他不惜假扮老太太潛入教堂,不惜敲鑼打鼓來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結局中的僵屍能從西洋僵屍自由切換成本土僵屍,只有中西合璧才能將他消滅。影片此番設定也並未否定西方文化,但同時由午馬扮演的神父卻也因此而死去,甚至在被僵屍咬過後還來求助一眉道人,這也說明影片始終認為本土文化更高一籌。

《驅魔道長》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尤其是一眉道長捍衛本土道教與西方教會相較量的情節,往往讓人在搞笑中還熱血沸騰。

同年林正英還主演了《鬼打鬼之黃金道士》,影片中再次體現了林正英道長對中國文化的維護。兩個尋寶的洋人和林道長談宗教教義,林道長一番長篇大論後總結, 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中國發明的。此外在《僵屍道長》中也有一段中國僵屍玄魁大戰日本僵屍的情節,無不體現出作品深深的愛國情懷,即使是死後變成了僵屍,民族氣節也依然不會改變。

儘管林正英去世多年,但他的靈幻僵屍片依然被觀眾翻來覆去地觀看。那讓人應接不暇的茅山道術和搞笑刺激的劇情固然極具吸引力,但那怪力亂神背後的愛國情懷更是令人感動。林正英的僵屍片讓人百看不厭,而他也將隨著這些作品被觀眾所銘記。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