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大劇《狂飆》本周就要迎來大結局了,從目前播出的35集戲份以及后兩集預告來看,觀眾擔心的爛尾可能性幾乎為零了。
《狂飆》自開播以來就拿下了收視第一,口碑也一路高開高走,它是今年國產劇的開門紅,也是近幾年來的難得一見掀起了全國追劇熱潮的優質好劇。
劇中張譯所飾的安欣與張頌文所飾的高啟強持續了20年的正邪對峙,故事情節盤根錯節,引人入勝,觀眾不忍錯過一分一秒。
一部好的劇作離不開完善的劇本、優秀的制作團隊,也離不開演員們對角色的用心創作。
在該劇中一眾主創認真揣摩角色后自己設計了很多關于角色的情節,每一個細節里都藏著故事感,真真是用心了。
一、張譯在現場堪比導演
張譯飾演的安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20年前他初涉職場,赤誠天真,嫉惡如仇,辦案帶著人性的溫度。
後來他身邊的同事們一個個離他而去,師傅被腐蝕,隊友犧牲,徒弟失蹤,他漸感無力,把無奈和隱忍藏在眉宇間,一夜白頭。
再後來掃黑組來到京海,他多年的夙愿得以重啟,日子有了盼頭,他一改頹廢模樣,開啟了新的「狂飆」模式。
安欣的人設不討喜,張譯也因此背了很多演技被質疑的鍋,但其實他拿到這個角色的時候做了很多功課,在片場也非常賣力,忙前忙后地指導、設計了很多細節。
比如在警局兩個支隊討論解救孟鈺的那場戲中,他到了辦公室看見道具組正在準備小黑板上的內容,他提議把黑板上亂七八糟的信息擦掉,親自參與了道具設計。
在拍攝在刑警隊和緝毒隊因為資源要不要共享而起爭執的戲時,張譯在一旁靜靜地觀看兩隊演員的演繹,他發現兩邊的語氣都非常平淡,一點緊張感都沒有。
走完一遍戲后,他指著對面的演員說「來,咱倆」,然后他代入楊健方的角色,情緒激動地開始為這條對彼此的隊伍都至關重要的信息而展開爭吵,分分鐘就把氣氛帶到了吹胡子瞪眼睛的境界。
有了張譯的這個二度創作,兩邊演員都發現效果不錯,立馬從一開始平淡的討論換成後來我們在劇中看到的情緒激動的爭吵,把救人的那種火燒眉毛的急迫感一下子就演出來了。
同時這場爭吵也側面反映了警察工作的不易,這邊為了救人急切不已,那邊為了隊友的安危不忍退步。
另外,在片場張譯還是一個暖心的「劇務人員」,他幫對手演員石兆琪、小高曉晨的扮演者整理服裝,給「瘋驢子」系鞋帶,「徐忠」拍游泳的戲份時,他詢問水里會不會涼,待吳剛老師從水里起身的時候他貼心地送上浴毯,并用暖水瓶給他暖身。
拍攝間隙他會干場務的活兒,幫忙整理那些擺得亂糟糟的凳子、拍吃飯戲的時候他會把碗筷擺到正確的位置。
總之,他在片場沒有閑著,不是在設計演員的動作,就是在歸置道具。與那些拍戲只會摳圖,兩個鏡頭一拍完就躲進保姆車刷手機的演員簡直是天上地下,也難怪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導演喜歡找他拍戲,戲好、不耍大牌,眼里也看得到活兒。
二、張譯設計的拉警戒線成為全劇最高光的鏡頭
李宏偉被高啟盛用凍帶魚帶進了ICU后,高啟強害怕李宏偉醒來后向警察袒露高啟盛的罪行,于是他提著果籃假裝去探病以探虛實。
在病房門口,值班的警察攔住高啟強以及他帶著的一群浩浩蕩蕩而來的小弟。兩邊陷入爭執,此時安欣趕到。
安欣把手包往腋窩下一夾就開始拉警戒線,高啟強耀武揚威,以為安欣是「自己人」。
然而,下一秒安欣拉著警戒線開始步步逼退高啟強一行人。
安欣目光堅毅,一如他一直以來在別人眼里莫名其妙的執拗。高啟強十分不服氣地搖頭晃腦,將二流子習性暴露無遺。
警戒線上偌大的「警察」二字醒目無比,黑白就在一線之間,沒有一句台詞卻將主題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一段黑白對峙被拍得特別有深度,鏡頭語言簡直可以封神。無數觀眾看到這里都為之一震,不免又倒回去再看三遍。
而據張頌文在微博上透露,這個拉警戒線的名場面是張譯設計的,導演當時一聽就覺得絕了,立馬安排。
三、高葉改動陳書婷扇高啟強耳光的戲份
高葉飾演的陳書婷在這部男人戲尤為亮眼,漂亮的五官、兩米八的氣場,不拖泥帶水的性格,一出場就把安欣李響唬得一愣一愣的。
她上線后艷而不俗的形象迅速被觀眾口口相傳,分分鐘全網都在討論「大嫂」,甚至有人發起了「大嫂上線,全體起立」的話題直沖熱搜榜。
高葉是北電的科班生,與朱一龍、彭冠英等人是同班同學。
大學剛畢業她就出道了,但那時候她連個經紀人都沒有,拍了很多作品都沒有什麼水花。
近幾年她逐漸被觀眾認識,《少帥》里的張學良大姐張首芳,彪悍跋扈,走路自帶氣場。
《我是余歡水》里的梁安妮風情萬種,油膩膩的造型也不掩她的慵懶性感。
《理想之城》里唯唯諾諾的「社畜」吳紅玫,《獵罪圖鑒》里的罪犯褚英子,每一個角色都極具反差,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體驗。
怎麼說呢,高葉出圈的角色其實挺多,如果有好的團隊趁機營銷一把可能就徹底火了。
但她的宣傳好像一直不咋樣,都是靠著劇粉「自干五」,而她也只是埋頭兢兢業業地做著演員的本職工作。
接到《狂飆》時,她內心的想法是:導演有眼光嘛,這個角色還得是我來才鎮得住場子啊。
研究劇本、揣摩角色她絲毫沒有怠慢,她為角色構思了一些肢體動作,讓人物看起來更加合情合理。
比如陳書婷與高啟強第一次見面,是陳書婷帶人把高啟強兄弟暴打了一頓。小弟們打完之后她閃亮登場,穿著風衣、踩著高跟鞋,昏黃的燈光下她眼神麻木,透著一股慵懶,又有著讓人不敢正視的壓迫感。
她緩緩走近高啟強,語調平穩,不帶任何情緒,問:「你是哥哥?」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后她逼近高啟強,問他為什麼要出賣她,邊說著邊抽出風衣上的腰帶一端繞在了高啟強的脖子上,一端在自己手上繞了幾個圈兒。高啟強倒也實誠,對于她的問話有問必答,且說的都是實話。
她問完話后突然發力,狠狠地勒住了高啟強的脖子。而高啟強被勒得青筋暴起仍倔強地刺激她,咬著后槽牙說「沒力」,陳舒婷勒了幾下便放過了他。
這是大嫂和大哥的首次相遇,明明是站在對立面的兩個人,卻讓觀眾感覺到了他們之間的無限可能。
後來高啟強提著幾個橘子去給大嫂道歉,期間他與大嫂的兒子相處融洽,大嫂見他老實可靠,選擇讓他成為新的大哥。
見兩次面就結婚其實還挺突然的,但高葉的這個抽風衣腰帶的設計讓「不打不結婚」變得不突兀。
原劇本里這場戲本該是陳書婷抽高啟強兩個大耳刮子的,高葉覺得女人打架跟男人打架應該不一樣,而且這場沖突應該為他們后面結婚做一下鋪墊,于是她設計了這個荷爾蒙溢屏的勒脖子。
拍攝的時候為了避免張頌文窒息,高葉把手指抵在張頌文的脖子上,幫張頌文承擔了一部分腰帶的壓力。
令高葉很欣慰的是當初她向導演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導演接受了,而播出后觀眾也get到了 。
她的感觸是:演員只要用心了,觀眾真的能感受到。
四、郝平演完才知道自己是內鬼
《狂飆》的編劇是非常舍得刀觀眾的。
劇中安欣與孟鈺、大嫂與大哥全都BE了,角色也是一茬一茬的死去,第一個領便當讓觀眾意難平的是安欣和李響的師傅曹闖。
曹闖是刑警隊長,平時待安欣、李響等徒弟很好,辦案的時候不遺余力地提點他們,會給他們規避他能想到的危險。當安欣他們用非常手段時他也能在上級面前幫忙辦手續、求情甚至打圓場,安欣和李響對他敬重有加。
後來安欣幾次任務失敗,當眾質疑有內鬼,這時候觀眾猜測的內鬼對象有:安局、曹局、李響等人,唯獨排除了曹隊。
但12集內鬼身份浮出水面,原來就是很多觀眾第一個排除的曹隊,震了大家一個大驚不說,曹隊還直接掛了。
說來也不怪觀眾沒有猜出師傅是內鬼,因為就連飾演曹闖的演員郝平本人在11集之前也不知道自己是內鬼。
在花絮中郝平表示導演只給了他11集劇本,他也是後來才知內鬼竟然是他自己。
導演說提前讓郝平知道自己的角色是個內鬼的話他就會有預判,了解前因后果之后設計感就會很強,這不是他想要的。
結果就是郝平演了11集好警察,第12集發現自己是壞蛋。
五、張頌文在高啟強的服飾上花了心思
張頌文把高啟強演得十分鮮活,無論是剛開始的魚販子,還是後來上位后大佬。有老實人的可憐,也有富人的囂張,有好男人顧家疼老婆的可愛,也有道貌岸然視人命如草芥的可恨。
毫不夸張地說,這部戲他的風頭已經遠遠蓋過了張譯。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張頌文自然也是做了十足的準備。
在廣東開拍時他融入當地,了解底層人的生活習慣,像賣魚時在魚缸里洗手這些細節都是向菜場的魚販學來的,瞬間就讓觀眾覺得非常生活化。
另外,他在劇中的服裝也隱藏著很多細節。
賣魚時他穿得破破爛爛,一眼看上去就是很平民化的打扮。給陳書婷道歉時是他第一次穿西裝,買了一件打折款,松松垮垮不合身,搭配得也很土氣。
成為陳書婷老公之后,他的地位逐漸升高,在老婆的打扮下他的服裝品位也明顯提高了一個檔次。
大背頭、大牌服飾,整個人氣質都不一樣了。
後來他游走于黑白兩道,從政之后他的造型就是普通的公務員造型了,金邊眼鏡,襯衫+V領毛衫+夾克,看上去溫文爾雅、和善可親。
這是他最容易做到的偽裝。
有人說大嫂死了之后高啟強的衣品又打回原型了,但其實這是為了符合他白道身份而刻意為之。
為了從高調的品牌服裝到夾克裝有一個過渡,張頌文用心地給高啟強設計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劇中高啟強開會鼓掌的時候戴在手上的銀手鏈特別搶眼,這讓高啟強意識到他的著裝是不符合他的身份的,所以他後來換成了質樸的衣衫。
瞧瞧,這部劇每一位演員都吃透了自己的角色,并為角色貢獻了自己的點子,一眾主創集思廣益,與導演一起讓每個角色都鮮活立體,從而創造了一部現象級爆款。
如果每一個演員都對角色這麼用心,國產劇何愁沒有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