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數千年的歷史,不只是有著王朝興衰,也有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民間故事流傳。
李老漢,就算是一個本分的莊稼人,不過他除了種地之外,還會捕魚,甚至還能上山去打獵。
所以此人在方圓數裡之內,也算是一個能人,凡是能夠賺錢的,老漢都會那些一些。
不過這也都是逼出來的,誰叫種地吃不飽飯呢。
這老漢因此,生活好了許多,最起碼比之旁人來說,吃上面,倒是不必混雜著野菜了,種出來的糧食,也夠一家一年的用度了。
而且賣魚,賣些山貨,手頭也能有幾個閒錢。
這老漢有個最大的習慣,就是愛走親戚。
這在過去來說,也正常,每家都有著不少的親戚,有些距離遠了,無法走動,有些是因為實在窮,沒法走動。
老漢因為生活好了些,倒是時常去親戚家走動走動。
老漢注重親情。
這不,明天是表弟家的孫子過滿月,離著足足三十裡,一般人家,或許也就不去了,或者乾脆連禮金都不送,但是老漢卻是打算親自前去。
清晨,吃罷早飯之後,老漢就獨自上路了。
背著一張羊皮,還有十文錢,算是禮金了。
三十裡,真的是不近,足足走了一個半時辰,才到了。
這裡是大山腳下,十分偏僻,所以道路崎嶇泥濘,十分不好走。
到了表弟家之後,將東西和錢送上,表弟一家倒是極為熱情,留他吃飯喝酒。
畢竟是滿月酒,簡單幾個素菜,還有些水酒。
不過宴席略顯尷尬,因為連肉菜都沒有,來的人也只有十來人,倒是湊了一桌。
幾人也算是推杯換盞了,好歹是喝了頓酒。
都是窮人,平時一年也未必能夠喝到一回酒,這老漢也是如此,雖說沒有嗜酒如命,但是這次也沒少喝。
這麼一晃,就是到了下午了,離著黃昏近了,表弟趕緊勸老漢,趁著此時回去。
老漢倒是喝美了,收拾東西,朝著家裡走去。
畢竟是喝了酒,回來也晚了,到了一半路程的時候,天就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老漢倒是無所畏懼,這麼大歲數了,什麼都見過了,也走過無數次夜路。
鼻中哼著小曲,倒是美滋滋的,沿著土路一直向前。
幸好今晚是滿月,月光如水,看得倒是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不過走著呢,就聽身後傳來了噪雜的聲響,老漢回頭看了過去。
似乎是有著火光閃爍,好像一支隊伍走了過來。
離著近了,老漢再看,卻是傻了,當頭的,乃是一隻公雞,一隻一尺高的公雞,十分雄壯。
身後也都是如此,只是那些公雞就顯得小了些。
為首的公雞,雞冠子竟然是白色的,不對,老漢揉了揉眼睛,仔細看了看,這才發現,這只公雞的雞冠子上,竟是纏著一條白布。
竟是公雞戴孝!
一輛一尺大小的車子,被一隻公雞拉著向前。
車子上,竟是有著一個木棺。
看著像是木棺,只是太小,說是木匣也對。
一股陰森的聲音,從隊伍之中傳了出來。
老漢當即就傻眼了,腦海之中,瞬間想到了,這可是傳說中的公雞戴孝,若是遇到,有可能死人的。
老漢五十多,還沒活夠呢。
沒有絲毫的遲疑,退到了路邊,直接跪了下來,頭低著,沒有發出什麼聲音。
隊伍已經到了近前,那只大公雞卻是停在了老漢的近前。
片刻之後,老漢渾身都濕透了,那公雞咯咯叫了起來。
老漢靈機一動,也跟著學著雞叫聲,叫了幾聲。
結果那公雞似乎是點了點頭,帶著隊伍消失不見了。
良久之後,老漢抹了把額頭的冷汗,站了起來,暗歎,總算是撿了條命啊。
老漢能屈能伸,靈機一動之下,竟是救了自己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