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楊翠蓮,嫁給了大張村的張呂茂。成婚幾十年,二人膝下並沒有兒女。
張老漢為了生計,一直在外做工,隔三岔五回家一趟。
楊翠蓮留守家中,除了打理家務,就是給人家縫縫補補,賺些小錢聊以糊口。
張老漢獨自在外,捨不得吃穿,日子過得很是清苦。身邊又沒有人陪伴,那種孤苦滋味可想而知。
再說那楊翠蓮,卻比張老漢好上幾百倍。
為何如此一說?這就要從幾十年前說起了。
楊翠蓮還未出閣之時,曾認識了一個書生。二人情投意合,感情甚好。
私下裡他們常常相會,雙方父母並不知情。不過,那個書生進京趕考去了,二人就此失去了聯繫。
楊翠蓮寢食難安,還得了一場相思病。其父母不知詳情。病好後,父母就托媒婆說媒,認識了張呂茂。
二人很快成婚,只是一直沒有子嗣。
婚後第五年,書生前來找她。楊翠蓮驚喜萬分,但自己已經身為人妻,不敢再與書生糾纏。
書生不甘休,經常趁著張呂茂不在家前來找楊翠蓮。
楊翠蓮念及舊情,禁不住書生的軟磨硬泡,動了歪心,二人舊情複燃。
原來那位書生參加科舉考試落了榜,無顏再回故鄉,於是便在京城附近落了腳,以給大戶人家寫文書、畫畫為生。
後來,他實在混不下去了,便厚著臉皮回到家鄉,楊翠蓮得知後倒也沒嫌棄他。
雖然書生後來也成了親,但兩個人始終藕斷絲連。
可常在路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只不過,這雙鞋濕得有些久,張老漢幾十年後才得知此事。
而他還要感謝自己救下的那只狗。
咱接著講:
一次,張呂茂從外鄉回來。走到半路時,他看見兩條狗在掐架。
張呂茂也是閑得無事,看其中一條黃狗落了下風。
他便撿起腳下的一塊石頭,朝著另外那條狗砸了過去。
那條狗被石塊砸中,吃了疼,灰溜溜就走了。
黃狗瘸著腿向他走了過來。張呂茂沒理會它,繼續朝前走。
可那條黃狗就跟在他身後,一瘸一拐,看上去很是狼狽。
張呂茂一看,這條狗是賴上自己了。他抬起腳就要哄走它,可那條狗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張呂茂無奈,起了惻隱之心,從懷裡掏出幾塊肉,扔給了它。
那條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張呂茂搖了搖頭,欲要往前走。可那條狗又跟了過來。
「肉你也吃了,為何還要跟著我?你快走吧,我可沒功夫照顧你呀!」張呂茂朝著那條狗說道。
狗朝著他叫了兩聲,張呂茂嚇了一跳,轉身就跑。
那條黃狗就在後面追,一直追到了張呂茂家門口。
「你是真能跑啊!算了,也許咱倆有緣分,那就跟我進來吧!」張呂茂無奈,只得將黃狗領進了家門。
楊翠蓮見丈夫回來了,樂呵呵地跑了過來,再一看,身後還有一條狗。
楊翠蓮趕忙詢問,張呂茂說了實情,楊翠蓮樂了,沒再說啥。
張老漢無意救了這條黃狗,這條黃狗就在張老漢家紮根了。
兩日後,張呂茂出門做工去了。那條黃狗趴在院子裡看家。
他走後的第二天,書生便來找楊翠蓮了。可奇怪的是,那條黃狗卻沒有叫。
楊翠蓮聽不見狗叫聲,便沒把那條狗當回事,依舊和書生相會。
五日後,張呂茂回來了。妻子楊翠蓮很是熱情,給他做了一桌子好菜。
第三日,張呂茂吃過飯就出門做工去了。那條黃狗卻溜了出去,偷偷跟在張呂茂身後。
到了鎮子,黃狗見他進了一處大戶人家,轉身跑回了家。
午時剛過,書生來到張老漢家,偷偷溜進了楊翠蓮的睡房。
這一幕,卻被院子裡的黃狗看了個正著。
黃狗一下跑了出去,一溜煙兒朝著鎮上跑去。到了大戶人家門口,黃狗不停地狂吠。
門一打開,黃狗一下子鑽了進去,恰巧張呂茂正在院子裡幹活。
黃狗咬住他的褲腿就往外拽。張呂茂不明所以,但執拗不過,跟著黃狗走了。
張呂茂一看方位,說道:「你是想拽我回家啊?我今日才來的呀!你這是……」
話未說完,黃狗朝著他叫了兩聲。張呂茂無奈,跟著黃狗跑回了家。
院子裡靜悄悄,張呂茂也沒有聲張,悄悄靠近睡房。此時,一陣嬉笑聲傳了出來,居然還有男人的笑聲。
張呂茂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他推開房門一看,徹底傻了眼。
兩人正躺在床上說笑,被突然出現的張呂茂嚇了一跳。
張呂茂倒也沒發怒,喊來鄰居做證人。二人羞愧難當,捂著臉不讓眾人看。
張呂茂隨即上報衙門,楊翠蓮和那位書生自知理虧,在縣令審問之下,二人將塵封幾十年的這段往事說了出來。
張呂茂瞪大了雙眼,沒說啥話,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
縣令也很吃驚,重打書生五十大板,書生沒有挺住,用刑時就死了。
楊翠蓮被浸豬籠,在張呂茂的求情下,縣令免她一死。
張呂茂不想在這裡生活,他變賣了家裡的宅子,帶著那條黃狗遠走他鄉了。
後來,他在京城附近開了幾塊地,種起了莊稼。那條狗整日守在他身邊,為他看家護院。
再說楊翠蓮,出了如此醜事,走到哪裡都不受待見。楊翠蓮無顏再苟活,不久後投河了。
張呂茂只恨自己太過疏忽、大意,竟被妻子矇騙了幾十年。他心灰意冷,此後一直沒有再娶妻。
結語:
楊翠蓮明知已為人妻,卻沒有禁住別人的花言巧語,做出如此的醜事。不僅傷害了丈夫,拆散了家,最終也害了自己,這教訓是多麼深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