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個複雜的地方,一般來說,「老實人」是不適合混這圈子的。
在美國的好萊塢更是如此,由于資本對圈子的掌控力實在太強,且事事都以利益為先,很多時候一些「清流演員」,就免不了被壓榨,甚至死後也不會被放過。
比如這次講到的黑人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
這位演員說名字可能大家不是記得很清楚,但如果說他是漫威電影裡的超級英雄黑豹的飾演者,那童鞋們應該就恍然大悟。
噢,原來是他啊?
說起這個演員,他的經歷也是非常有意思。
博斯曼出生于美國的一戶很普通的家庭,本來他小時候的志向是想當個建築師。
然而,在上學的時候,他卻發現了自己喜歡表演,之後就把重心放到了演戲方面。
不過,演員的道路可不是那麼好走的。
最初的時候,博斯曼只能在各種影視劇裡客串龍套。
龍套生涯持續了8年以後,博斯曼在一部劇裡得到了比較固定的角色。
差不多10年時間,才混成「穩定的龍套」,誰都會心灰意冷。
博斯曼也是如此,當時他因為懷疑自己,都打算轉行不幹演員了。
不過,當時一部《42號傳奇》的導演找到了他,他在試鏡時的表現得到了肯定,成為了這部影片的主角。
電影成功以後,當時的漫威需要一個「性價比」高的黑人演員來出演黑豹這名角色。
博斯曼恰好符合條件。
于是,他就這麼成為了瓦坎達的國王。
後來的事大家也知道了,在漫威宇宙裡,他混得非常不錯。
在鋼鐵俠等人退役後,黑豹基本可以確定是接下來漫威宇宙的核心成員。
不過,人前的博斯曼雖然好像很風光,但實際上他過得並不怎麼好。
大家後來也是知道的,他其實得了癌症很久了。
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還是努力地拍戲。
不僅僅是這樣,博斯曼這個演員,還真的一直不停地在做各種善事。
在他還不出名的時候,就經常去光顧一家餐廳。
根據餐廳老闆的說法,他雖然那個時候只是個小演員,但很有幹勁,一直在苦練臺詞,學習表演。
餐廳的生意不是很好,客人不多,所以博斯曼很快就引起了老闆的注意。
一來二去,跟老闆混的熟了,雖然那個時候博斯曼的事業不順,但每次他來到餐廳,老闆跟他的家人都像看到熟悉的老朋友來了一樣,博斯曼接到戲約的時候老闆一家還會為他慶祝。
在外遭遇打擊的博斯曼,似乎能在這家餐廳裡忘掉一切煩惱。
因此,博斯曼自開始拍戲以來,一直都有資助這家餐廳直到自己去世為止。
在他成名後,拍攝電影《21座橋》時,同劇組的女演員西耶娜·米勒因為女兒要去上學,自己家裡也遭遇了經濟困難,需要很大一筆費用。
而她跟男主角博斯曼相比,片酬方面要差很遠。
得知這事的博斯曼,主動去跟資本方談判,希望可以給西耶娜提高一點片酬。
當然,得到的答覆自然是被拒絕,資本利益為先,怎麼可能會肯幹賠錢的事兒。
于是,博斯曼自願降低了自己的薪酬,將那一部分讓渡給西耶娜。
當時的西耶娜很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謝意,博斯曼卻表示:這都是你應得的,好好生活吧。
當初拍攝《黑豹》的時候,有兩位患了癌症的小朋友一直都想看到這部電影。
當時的博斯曼也同樣身患癌症(雖然沒人知道),為了讓孩子達成心願,他加緊了各種訓練的進度,每天累得半死不活。
拍攝的時候也拿出十二分精力,希望劇組能早日完工。
同時,他一有空閒就去看望這些患病的孩子。
當然,遺憾的是孩子們最後還是沒支持到電影上映。
每次說到這兩個孩子,博斯曼就會流淚不止,覺得自己很對不起他們。
不但如此,博斯曼還一直都有做各種慈善活動。
包括但不限于給癌症治療機構捐款,讓孩子們免費去看《黑豹》,還有給黑人社區捐贈很多物資,一直從未間斷。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會認可這名演員的確是很善良了。
雖說不是什麼完美無缺的聖人,但一直在堅持做善事,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然而,就這麼一個演員,在他死之前,卻也僅僅是被資本當成用來賺錢的工具而已。
博斯曼的《黑豹》在北美地區的票房高達7億美元,全球票房13億多,讓資本賺了個盆滿缽滿。
不過,資本對他並沒有什麼好臉色,在他去世之前,外網裡相關的消息,排除跟工作電影相關的,基本都是負面的。
比如,博斯曼瘦了,很多資本操縱的媒體就馬上登刊報導,說博斯曼這個鬼樣子,肯定是XD的,這樣的人怎麼配當瓦坎達國王?
然後,在資本的言論引導之下,又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加入聲討大軍,極盡嘲諷之能事。
因為身體原因,在採訪的時候博斯曼堅持不住稍微閉了一會眼,卻被精准的拍攝到。
之後媒體又大肆報導表示這演員毫無職業道德。
等等。
說到這裡,也許有童鞋會感到奇怪。
按理來說,博斯曼給資本賺了錢,資本不應該保他嗎?為何還要抹黑他呢?
事實上,博斯曼賺錢的資本是迪士尼,但好萊塢的資本可不止這一家。
攻擊跟抹黑對手的藝人,在娛樂圈裡可以說是見怪不怪的事兒。
而在博斯曼去世以後,這些資本的操作就非常噁心了。
首先,他們刪除了全部以前抹黑攻擊博斯曼的報導。
接下來,就發表各種哀悼報導,表示博斯曼真的好偉大,他是個多好多好的演員,什麼黑人之光,引領好萊塢邁向輝煌的明日之星等等。
然後就把他以前的所有好人好事全部挖出來,接著還要在各種場合都拿來消費,賺足了線民的流量跟好感。
人家生前影響到你們利益,就毫不留情地重錘打擊。
人家死後讓你們感覺有利可圖,就變臉把他捧上天。
果然是典型的美式雙標,資本家做法。
不知道博斯曼泉下有知,看到這些曾經抨擊自己的資本,在自己死後卻哭天搶地的樣子,會有什麼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