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又高級!10部腦洞大開的驚悚片送給你

口袋小精靈 2021/09/18 檢舉 我要評論

閒暇時光何以解壓?依我的經驗,最佳選擇非驚悚片莫屬。

精神緊繃帶來精神緩解,以毒攻毒。

這些年,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好事兒),驚悚、恐怖題材影片的製作也是越來越難。嚇人、灑血漿都太初級,沒有創意怎麼脫穎而出?

所幸,這些年也確實出了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驚悚片,有些單憑設定就已經贏了。

「吃不飽」——《饑餓月臺》

首先是2020年在社交媒體上非常火的西班牙驚悚片《饑餓月臺》。

《饑餓月臺》就像縱向的「雪國列車」。不過雪國列車上的人好歹還能蟑螂做的蛋白質條管夠,《饑餓月臺》裡的人,吃都不一定吃得飽。

「饑餓月臺」,指的是一個333層的垂直監獄,每層牢房中間是鏤空的。

每天廚師會做出一大桌子菜,先放到第0層,然後通過中間的懸浮台逐層下降。

前幾層的人可以吃個飽飯,再過幾十層就只能吃些殘羹剩飯,到了七八十層桌上除了餐具,渣都不剩。

有意思的是,每隔一段時間,監獄會將牢房的犯人隨機轉入新的牢房。換牢房帶來層級的轉換,上面樓層的人轉到下面樓層,日日酒足飯飽變成日日饑腸轆轆;而那些抱怨樓上的人暴飲暴食的下層人民,一旦換到上面樓層,卻變本加厲地大吃大喝,不顧下層人死活。

影片對現實的隱喻是直白而犀利的。當然,會有人像《雪國列車》男主角那樣試圖改變困境,但他真的能如願嗎?

好的驚悚片就是像《饑餓月臺》這樣的,看時引人入勝,看後引人深思。

「看不見」——《隱形人》

另一部是同樣在2020年叫好叫座的《隱形人》。

《隱形人》的設定,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看不見壞人」。

隱形是個深受科幻作品青睞的設定,如果能隱形,那麼平時不可告人的念頭便能付諸實施了,確實讓人浮想聯翩。但如果,隱形的是試圖加害你的人呢?

那麼你就會被置于危機四伏中,隨時隨地都可能遭受攻擊。隱形意味著周圍的人也看不見壞人,于是你惶恐終日,其他人則把你當神經病看待。

《饑餓月臺》和《隱形人》的設定特別之處,在于「限制」,不能吃飽飯和看不見壞人,這種局限性恰恰製造了難得的劇情張力。

這裡挑出以「局限性」製造驚豔設定的其他幾部驚悚佳作,為大家的解壓助一臂之力,保證部部過癮,還不侮辱智商。

「聽不見」——《無聲夜》

說了一部「看不見」的《隱形人》,再來一部「聽不見」的《無聲夜》。

女主角是個聾啞作家,她的世界是無聲的。所以當她的好友被殺害時,呼救聲她也聽不到。

殺手本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就想耍女主角玩,還用短信通知她:「你有危險嘍!我要來殺你啦!」

接下來的鬥智鬥勇精彩萬分,絕無尿點。

我們在驚悚片中,看多了主角們「啊啊啊」的驚聲尖叫,本片主角換成了「聾啞人」,十分反套路。

「不能出聲」——《寂靜之地》

《寂靜之地》裡的怪物看不見,所以它們的耳朵特靈敏。人類要想活命,就不能發出聲音。

最妙的是,看片的過程代入感強烈,觀眾也不由自主地像主角們那樣不敢發出聲音,生怕一尖叫,怪物就發現了自己。

早已深受熊孩子、劇透黨之害的影院觀眾紛紛表示:建議每個影廳都應該有一隻這樣的怪物把守!

「不能呼吸」——《屏住呼吸》

《屏住呼吸》的設定神似《寂靜之地》,只不過片中不是怪物,而是一個有著超強聽覺和嗅覺的盲眼老人。由于老人曾是退伍老兵,因此戰鬥力一流。

于是三個進屋的賊,反倒成了困于甕中的鱉。

影片的鏡頭語言和調度無可挑剔,與《寂靜之地》相仿,也能讓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不能關燈」——《關燈後》

《關燈後》裡的鬼,只能呆在陰暗中,一關燈就出來嚇人。所以,所有燈都得打開,手機、應急燈、手電筒和蠟燭也得備好。

當然,怕光鬼也不是省油的燈,它能斷電,破壞手機、電筒等裝備。

難得的是,本片中的主角是驚悚片中少有的智商靠譜,不用觀眾替他們著急,只用專心跟他們一起受驚就行了。

除了嚇人,影片還融入不少笑點,張弛有度。

總之,《關燈後》是一部合格的節約用電宣傳片。

「不能睡覺」——《猛鬼街》

不關燈就睡不著覺,也確實有一部讓角色不睡覺的驚悚片,就是大名鼎鼎的《猛鬼街》。

據說,人類不吃飯可以活20天,不喝水可以活7天,而不睡覺只能活5天,可見睡眠對人類有多重要。

《猛鬼街》中,榆樹街上住的小孩都會做一個噩夢,在噩夢中會被一個鋼爪男幹掉。

不睡困死,睡著會被鋼爪男折磨死,橫豎都是死,真難。

影片的創意相當受歡迎,鋼爪男也成為銀幕經典,後來又拍了好多部續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還是約翰尼·德普的銀幕處女作,能看到青澀的他也算值了。

「不能放鏡子」——《萬能鑰匙》

《萬能鑰匙》裡的大房子很詭異,比如不能放鏡子。

本片是那種「結局不可說」的電影,觀眾和女主角一樣被蒙在鼓裡,到了結尾,才能知道為什麼屋子裡不能放鏡子。

結局很牛,並不意味著《萬能鑰匙》就為抖個大包袱。它的懸念營造得頗為到位,觀眾始終被謎團深深吸引。

「不能聽廣播」——《澎堤池》

《澎堤池》是部另類喪屍片,片中讓人變成喪屍的病毒,竟然是通過英語廣播傳播的(學英語學傷了的觀眾會有共鳴!)。

你聽不懂,不理解,病毒奈何不了你;理解了,就變成喪屍。語言能讓人喪失人性,這個主題頗值得玩味。

電影的拍攝方式也很新穎,整部片設置在一個廣播室中,主要憑藉聲音、點播和對話來嚇人和推動劇情。用有限的成本把恐怖效果最大化。

「不能用手機」——《奪命來電》

斯蒂芬·金為拯救低頭族操碎了心,創作了手機電波能讓人變成喪屍的《手機》,本片就是改編自這部小說。

雖然《奪命來電》素質一般,但開頭還是很抓人。

片中的手機喪屍能通過腦電波聯繫,所以總是集體行動,這為片中的幾段高能戲碼製造了鋪墊。

「不能有[性.行.為]」——《它在身後》

《它在身後》中的鬼會一直在身後跟著你,直到幹掉你。要想擺脫它,唯一辦法是通過性傳給別人,這一點,與《午夜凶鈴》通過讓人看拷貝的錄影帶傳播詛咒頗為神似。

影片是文藝風驚悚片,純粹靠出挑的氛圍營造嚇人。

足以叫醒耳朵的電子樂配樂,對性的隱喻,也是推薦本片的理由。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